(前言)位於新竹縣新埔鎮的中華聖潔會竹北教會創立至今29年,明年將歡度30週年慶!教會經歷了一段到處租房的遷移時期,最後終能落腳在中華聖潔會總會的宣教大樓。三年前鄧欽志牧師與廖婉婷師母來到這裡事奉,帶領會眾邁向「擴張、合一、祭壇」的屬靈目標。
2018年7月22日上午,致福益人學苑總校長陳慧君偕同工來到竹北聖潔會,陳總校長以「得地為業,多結果子」為題,透過主日講台向會眾分享致福益人學苑的異象、見證與福音影響力,並簽訂完成合作備忘錄,共同在主裡歡欣期待「致福益人學苑竹北聖潔會分校」的開課!
在享受被聖靈充滿的敬拜後,陳總校長以約翰福音15章1~8節來比較多結果子與不結果子的生命,提醒基督徒要有團契生活,不可離群索居;提醒教會不能只有寬敞亮眼的會堂,更要恆切禱告勤做主工,因為沒有一樣事工可以不通過禱告讓上帝成就。陳總校長詢問現場會眾:「你願意為主多結果子嗎?」期勉每一位神的兒女與教會皆能夠「得地為業,多結果子」!
陳總校長介紹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推動致福益人學苑事工已達23年,全台超過200間分校,其中以永和禮拜堂歷史最為悠久,其他像台北靈糧堂、高雄武昌教會等,都是辦校有成的教會。陳總校長也特別強調:「致福益人學苑不是開辦社區教育,而是進行「社區宣教」,透過使用教會空間與弟兄姊妹的恩賜來開辦福音化的終身學習課程,吸引社區民眾走入教會,進而認識耶穌,這才是致福益人學苑的目的。」
「教會加入致福益人學苑之前,要先明白為什麼要開辦益人學苑。」陳總校長提醒。「因為益人學苑可以使教會被看見、成為教會與社區居民的橋梁、因學習建立關係帶出影響力、使迷失的羊回到家、創造教會同工另一事奉禾場。」以上這些皆是致福益人學苑可以實踐的社區宣教功能,值得教會投入人力時間來經營。
「一張致福益人學苑的招生簡章能夠達到許多奇妙的功能:可以給社區居民一個理由走進教會、一個機會認識牧師與基督徒、一個希望接受救恩。」陳總校長鏗鏘有力地說著。「所以致福益人學苑絕不找非基督徒當老師,因為一個人不能給別人他沒有的東西,益人學苑的老師就是宣教士,終極目標就是傳福音,帶領學員走入救恩之門,就像開學典禮是為教會辦,讓學員有機會認識教會,而結業典禮是為學生辦,如同開佈道會一樣。」陳總校長竭力強調。
陳總校長以實例分享:「位於苗栗的苑裡聖教會兩年前開辦致福益人學苑,有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40年來未曾進到教會,卻因為報名參加『唱歌學日語』而走入教會,這個班級共有26位學員,只有3位是會友,所以教會開辦致福益人學苑要能招到人,課程師資格外重要,如何留住人,在於課程品質與氛圍,更要感動人,要靠小組團隊進入班級來關懷學員。」
陳總校長也展示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雄武昌教會首日報名排隊盛況照片,有的學員竟然凌晨2:00便來到教會門口守候,深怕沒報上美味便當料理班!也播放台北榮耀堂成果展影片,片中一位學員真情分享來到教會感受到溫馨與愛。因此陳總校長點出:「武昌教會分校的蔡永裕校長表示:『致福益人學苑的挑戰在於如何使學員成為慕道友,課程如何有福音帶出影響力。』所以致福益人學苑不是方法論、知識論、經驗論,而是信心論、異象論、禱告論;甚願我們憑信心看見未見的榮耀,使教會成為社區的燈塔。」
最後,陳總校長提出「誰是你的鄰舍」一問,邀請大家思考:「如果我們不是出於愛而事奉,我們最後會放棄事奉。福音預工需要不住地禱告,積極地做工,並且需要等待,因為屬靈影響力需要時間來成就。」最後,以斯托得牧師語錄來期勉每一位現身服事的主僕:「唯有基督徒願意走出原本的生活圈,置身懷疑者的困惑、提問者的問題、迷失者的孤獨,才是在談論傳揚這個信仰。」
陳總校長語重心長地表示:「致福益人學苑有很多學員是懷疑者、提問者、迷失者,教會預備好播下福音種子,在課程中進行陪伴嗎?益人學苑不是有空才做,而是一旦開辦就要全心堅持,才能嘗到多結果子的甘甜。」如同陳總校長在結束禱告中所說:「萬民不在遠處,就是鄰舍、就在身邊。」願多結果子的榮耀歸給每一位在益人學苑事奉的你!(致福益人學苑校務長常琬瑤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