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教會看見社區的需要,願意敞開大門,探出牆外。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與致福益人學苑總校於今日(2023/3/27)在喜樂城靈糧堂舉辦「終身學習社區宣教北區論壇」,共有 61 間教會 88 位牧長同工參與,一起交通社區宣教的異象與策略,認識致福益人學苑如何透過榮神益人的「終身學習福音辦校模式」來吸引社區居民走入教會,進而接觸福音。
來自台灣北、中、南區不同宗派、不同規模的致福益人學苑分校講員,在教會忙碌的事奉中特別排除萬難,來到北區論壇分享經驗,為的就是回應聖靈的感動,希望能對想發展社區宣教事工的教會盡上棉薄之力。
● 社區宣教異象
教會要網什麼魚?賴玲牧師分享衛理公會平安堂是一間已有六十年歷史、習於內聚的高齡化小型堂會,因著開辦致福益人學苑,執事們發現竟能有效吸引年輕族群進入教 會;由於小教會人力有限,也需要改善會友普遍高齡的現況,因此執事會決定停止辦理社區關懷據點,以致福益人學苑為「釣竿」,將更多社區居民網入魚池。
永和禮拜堂的黃彬長老提問:「教會之門為誰開?」點出教會的定義若只是基督徒聚集的地方,對社區而言,教會是不友善的。黃長老呼籲牧者同工觀念要改變,重新去思考教會的方向:教會成立的目的是什麼?傳福音的對象是誰?什麼因素使社區民眾願意走進來?我們所塑造的教會,到底是我們要的,還是社區需要的?
嘉義南門長老教會龍瑞華牧師分享神賜下致福益人學苑的異象後,經過了 2 年的準備,透過一次次耐心的溝通,長執會終於通過興辦致福益人學苑。龍牧師分享:「你絕對要相信上帝,因為祂很看重你,相信你可以完成。」「放下成見,不正面對決同工,也不要嘗試說服,而是說明,明白大家的擔心。」走過 2期,南門致福益人學苑使教會開始轉型。
台中貿易九村浸信會張振哲牧師分享:教會有做社區課程,但越做越感覺像是開才藝班,後來只好停止開班。透過麥子浸信會的師母介紹接觸了致福益人學苑,經過總校協助,三年來能夠穩定開班。張牧師表示:「致福益人學苑使社區居民自然而然地進入教會,教會能夠跟社區建立好關係。社區宣教其實需要 knowhow,也需要夥伴。」
●社區宣教策略
武昌致福益人學苑在高雄名聞遐邇,開辦迄今已有 16 年,學員共有五千多人。蔡永裕校長提醒:「學苑的定位很重要,並且要重視誠信,不能掛羊頭賣狗肉。」蔡校長也表示:致福益人學苑就像人工魚礁,每週有四百多位社區朋友在教會出出入入,使教會很熱鬧;非基督徒進教會,對基督徒的生命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鳳山活泉靈糧堂高琪雅傳道強調:「教會不管做任何社區事工,都要照規矩去做,做社區關懷據點就要照政府的規定,做致福益人學苑也要遵循致福益人學苑的合作備忘錄,符合神的心意,做神要的事工,不是哪裡有錢就做。」琪雅傳道以哥林多前書三章 6-8 節分享致福益人學苑的福音預工策略:要栽種,也要澆灌,因此致福益人學苑是社區與教會的結合,預工和牧養的連結。
高雄福氣教會的魏至嫺校長提到社區工作的終極目標是接觸人、傳福音,如果做很多事工,卻沒有對焦福音的目 標,反會成為內耗。至嫺校長反問大家:「社區服務可以接觸到社區居民,帶人進入教會,可是『人來教 會,然後呢?』」至嫺校長分享致福益人學苑如何結合幸福小組,在傳福音的文化下相輔相成,使福音策略更為完整。
中和喜樂城靈糧堂去年(2022 年)才開辦致福益人學苑,楊惠萍主任分享如何盤點教會現有資源,確定致福益人學苑的組織架構,在不增聘同工的情況下將人擺對位置,建立致福益人學苑團隊;並透過學習總校與分校的經驗來擬定新校啟動策略,使策略規劃能夠務實與接得住未來的挑戰,並在執行面上能夠致力創造社會影響力。
致福益人學苑總校常琬瑤校務長分享致福益人學苑是一條榮神益人的恩典之路,並介紹致福益人學苑的「社區宣教網絡」與總校建構的「終身學習永續宣教服務平台」。琬瑤校務長最後提到:台北靈糧堂承接總校業務 20年,前一任校務長連麗玉牧師退休時,將總校資料親手交付,勉勵總校幫助台灣教會進入「新的季節」。
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兼執行長黃彬長老在總結時提到:「教會是否要改變,牧師是關鍵人物。」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夠放諸四海皆準,所以致福益人學苑也不會適用於每一間教會,牧長在思考社區宣教時如何向內看、向外看,進而找到最適合的方法,是致福益人學苑總校舉辦「終身學習社區宣教北區論壇」的初衷。感謝主今天召聚許多牧長同工齊聚一堂,相信神必使用每一位講員的分享,幫助教會創新與更新,走出一條榮神益人、滿有恩典的社區宣教之路。
(撰文/致福益人學苑總校常琬瑤校務長)